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是公司历年来重要课题之一,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.根据中冶集团"做世界一流冶金建设国家队、基本建设主力军先锋队、新兴产业领跑者排头兵,长期坚持走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"总体要求,工程技术服务分公司近几年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,逐步升级科研软硬件装备,构建科技人才培养体系,在集团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下,为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,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。
一是坚持“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”理念,在核心产品工程培养、用好创新人才。
公司始终围绕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着力抓好核心技术的产品化、产品产业化,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联结;充分发挥科研与工程一体化的创新优势,不断提高核心技术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。在公司的拳头产品:节能环保、冷轧硅钢、碳钢、不锈钢、化工、智能制造、智慧维检等领域,部署专业产品研发经理,制定产品创新任务单,定期对标行业领先技术,挑战领先高精尖,打造公司独有技术、特色技术。2021年,公司科技创奖取得重大突破,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、上海市优秀发明银奖1项、2021钢铁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、中国五矿首届“五小”创新成果1项、上海安装协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1项、参编《民用建筑机电设备维护保养标准(T/SIIA005-2021)》正式出版发行,荣获中国五冶集团技术创新创效优胜单位。成功实现以创新驱动公司大跨越发展的新引擎、新动能。
二是坚持人才梯队建设,尤其重大工程和重大研发项目每推进一个阶段,人才就跟进一批、储备一批。
践行集团人才梯队建设指导思想,按产品、专业布局,将人才培养与重大工程、重大研发项目结合,以导师制带教为保障,实施年度技术业绩考核。研发项目随着工程的进展在研发团队的推进下一步步落地,人才在研发项目中扎根成长。2021年,公司技术创新再拔新高,实现受理专利54项、省部级工法3项、成套技术3项、行业团体标准2项、企业级标准工法6项,研发技术人员达到78人次,其中首次参与研发人员占1/4。在循环递进的推动下,未来,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、使命感,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作用,着力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,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,重点突破提升钢铁产业绿色制造、智能制造、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流程研发,努力成为钢铁技术领域的行业先锋。
唐银筒仓严寒冬季滑模施工技术
电工钢厂房立柱施工技术
三是加强校企合作,拓展人才交流培养新渠道
结合公司产业特点,在人才结构及机制建设上开拓新思路。近年来,通过广泛调研及现场考察,达成“校企合作订单班”。尤其针对冶金行业智能化运维的发展新趋势,多次与同济大学、郑州大学、武汉大学等高校博士导师密切交流,探讨冶金生产线设备状态诊断监测技术、振动学应用转化实践路线等,加强课题合作,拓展产学研合作空间,挖掘深度协作潜力,创新合作模式,共同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高地,助力公司智慧维检研发分中心建设。(王芍芳 文/图)